联系我们

副高职称

首页 > 研究队伍 > 副高职称 > 正文

汪健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86年5月

现任职称: 副研究员

E-mail: kimyin447@163.com

个人简介

作为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作为副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研究方向及领域

主要从事地球重力场时变及重力学应用研究、地壳结构的重力正反演研究等工作。

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中国大陆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仪器研发专项、中国地震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项目10余项,参加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等项目多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TibXS国际学术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3项(排名第五、第六、第八)、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七)、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十)。

研究生培养情况

作为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作为副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代表性科研成果

承担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红河断裂带北、中段近期地壳深部变形的重力学研究,2016-2019,项目负责人;

2.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重力数据整编及中国大陆重力场构建,2025-2027,子课题负责人;

3. 地震行业专项,青藏高原地区加密重力观测,2017-2019,项目负责人;

4. 中国地震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于重力观测的红河断裂带地壳深部变形研究,2020-2021,项目负责人;

5. 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地震重力联测技术规范,2023-2024年,项目负责人;

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执行期2020-2023年,项目参与;

7.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利用GRACE等多源数据研究天山地区多源质量迁移问题,2022-2025年,项目参与;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巨震震源的深部结构特征及其识别,2018-2022年,项目参与。

代表性论文

1.汪健,申重阳,孙文科,等.红河断裂带北、中段近期重力变化及深部变形研究[J].地震地质,2021,43(6),1537-1562.

2.汪健,张新林,谈洪波,等.木兰山重力基线场的初值测定及重力变化分析[J].地震地质,2023,45(2):553-569.

3.汪健, 韩宇飞, 张新林, 等。庐山重力基线场稳定性分析[J]。中国地震,2020, 36(4): 899-911.

4.汪健,孙少安,邢乐林,等.CG-5重力仪的漂移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36(06):556-560.

5.汪健,申重阳,李辉,等.三峡地区壳幔深部界面重力反演[J].地震学报,2014,36(01):70-83+158.

6.Wang Jian,Shen Chongyang,Li Hui,etal.Gravity inversion of deep crust-mantle interfaces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J].Geodesy and Geodynamics,2012,3(4):8-17.

7.汪健,孙少安,邢乐林,等.CG-5重力仪的漂移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36(06):556-560.

汪健,申重阳,李辉,等.三峡坝区深部界面重力反演[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32(05):6-1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5014652号  网站标识码:bm53170001

版权所有: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网站地图】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59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侧路40号   邮箱:iscea2025@163.com   联系电话:027-8711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