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一、不同烈度区灯光损失评估
武汉所空间室于震后第一时间获取了缅甸及其周边地区的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图1展示了震后29日凌晨的夜光影像,图中地震烈度区来自USGS。本次地震最大烈度为9度,震中位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地区(Mandalay),缅甸境内大部分区域烈度达4度及以上,其中6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图1 缅甸7.9级地震震后夜光影像及烈度分布图
为比较地震前后的夜光变化情况,研究人员采用缅甸及其周边地区地震前三日(即3月26、27、28日)及地震后(29日)的夜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图2展示了不同烈度区震前三天平均夜光值与震后夜光的光总量变化和变化率,从图中可见,8度区夜光总量下降比例最大,远超9度区。图3展示了不同烈度区震前三天最大夜光值与震后夜光的光总量变化和变化率,图中可以看出与前三天最亮的时候(夜光值最大)夜光总量对比,从图中可见,震后所有烈度区夜光总量均有下降,但8度区的下降比例仍然为最大。这说明8度区的人类活动受地震影响最大,其程度甚至超过了9度区。

图2 地震前后不同烈度区夜光总量变化统计图(震前总量根据前三日夜光均值计算)

图3 地震前后不同烈度区夜光总量变化统计图(震前总量根据前三日夜光最大值计算)
二、缅甸不同城市灯光损失评估
为评估地震对不同城市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前三天夜光均值与最大值影像与震后夜光影像进行了对比,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不同颜色表示夜光总量变化率,其中红色代表夜光总量变化率减少,绿色代表夜光总量变化率增加。从图中可见,震中附近以及震中南面约230km处的城市夜光损失最大。

图4 缅甸不同城市地震前后夜光总量变化图
图5统计了夜光衰减最明显的10个城市夜光损失率。从图中可见,无论是按震前三天均值还是最大值算,夜光损失率最高的3个城市分别是内比都(Naypyitaw)、央米丁(Yamethin)和曼德勒(Mandalay)。其中内比都夜光损失率最大,高于80%。图6为这三座城市地震前后夜光影像对比,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地震后这三座城市整体灯光亮度和空间分布范围有明显下降。

图5 缅甸夜光衰减最显著的10个城市地震前后夜光总量变化图

图6 缅甸夜光衰减最显著的3个城市地震前后夜光影像对比图
三、初步结论
通过对缅甸M7.9级地震震后第一时间夜光影像进行分析,发现8度烈度区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大,这可能是由于此次地震最大烈度区9度区面积较小且形状狭长,覆盖的人口密集区域不多所致。
本次受灾最严重的城市可能为震中南面约230公里处的内比都,虽然内比都仅位于7度烈度区内,但其夜光损失率超过了80%。其次是内比都附近的央米丁,而位于震中附近的曼德勒夜光损失率排第三。上述城市均出现了大面积的夜光损失,其城市内部电网设施可能遭到较大破坏,电力系统瘫痪现象,需要更多救援力量。
研究人员后期将继续对重点受灾城市进行精细尺度的夜光遥感评估,并持续通过中高分辨率夜光遥感影像对受灾城市进行变化检测分析,关注其灾后救援、重建及恢复情况。
作者:空间对地观测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李雪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