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继续,但因灾情严重且余震频发,伤亡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一、夜光衰减与恢复情况
根据夜光影像显示,3月31日缅甸境内63个地市有49个出现夜光衰减,4月1日仅有29个地市夜光衰减。图1展示了3月31日至4月1日夜光衰减最显著的10个地市,这些地市几乎都不处于高烈度区,其夜光衰减更多取决于天气等原因。例如丹老(Mergui)4月1日受云层覆盖影响导致夜光减少。

图1 3月31日至4月1日夜光衰减最显著的10个地市
图2展示了3月31日至4月1日夜光增长最显著的10个地市,除仰光(Yangon)等远离震中的经济发达地市外,位于高烈度区的内比都(Naypyitaw)、曼德勒(Mandalay)、央米丁(Yamethin)、彬乌伦(Pyin-Oo-Lwin)、东吁(Taungoo)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夜光恢复。由图3可见,内比都和央米丁地区从3月31日起夜光出现大面积恢复。

图2 3月31日至4月1日夜光增长最显著的10个地市

图3 内比都和央米丁地区时序夜光影像
然而,与震前相比,内比都的夜光空间分布虽然已大致恢复,但其夜光总量仅恢复到了震前50%左右的水平(见图4)。

图4 与震前相比夜光衰减最显著的10个城市
二、地震前后高烈度区地市的夜光变化
由于地震前后,高烈度区的天气情况比较稳定,云层干扰较少,团队人员对涉及高烈度区的彬乌伦(Pyin-Oo-Lwin)、曼德勒(Mandalay)、皎施(Kyaukse)、密铁拉(Meiktila)、央米丁(Yamethin)、内比都(Naypyitaw)、东吁(Taungoo)7个地市进行了夜光时序分析。从图5可见,损失最大的曼德勒、央米丁、内比都等地都在持续恢复中,地震对北端彬乌伦和南端东吁影响较小,中段皎施和密铁拉地区的夜光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曼德勒地区4月1日夜光相比3月31日出现小幅下降,可能是由于超过72小时黄金救援期,部分救援力量开始撤离导致。图6展示了截止4月1日高烈度区地市地震前后的夜光总量时序曲线(左图为震前取三天均值,右图为震前取三天最大值)。

图5 高烈度区地市夜光日变化率统计图

图6 高烈度区地市夜光总量时序曲线图
三、初步结论
从震后夜光影像分析,此次缅甸7.9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位于曼德勒、央米丁、内比都,北端彬乌伦、南端东吁和中段的皎施、密铁拉受地震影响相对较小。曼德勒地区震后三天内恢复情况优于央米丁和内比都地区。截至4月1日内比都地区的夜光总量仅恢复到震前约50%水平。
作者:空间对地观测研究室中国地震局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李雪副研究员